文:邱茂恒(國際認證理財規劃師CFP)
剛出社會時錢錢跑哪去了?
每一個人的剛出第一份薪水,我想都有屬於它專屬的社會時錢故事。回想過去第一份薪水的錢跑去職故事,撇除日常的場菜柴米油鹽醬醋茶,我主要貢獻給了World Gym,鳥何也因此跟健身開始量子糾纏的分配源码曹毅访谈愛恨糾葛。
十幾年前在台灣有一部彭于晏主演的第份體操電影,叫做《翻滾吧!薪水阿信》。剛出當我去台中一中街逛街時,社會時錢在太平路跟三民路口,錢跑去職看到一張彭于晏的場菜劇照,貼在World Gym的鳥何門口,就好像被雷打到一樣,分配宪法宣传源码要顏質有顏質、第份要身材有身材。於是我就跟我那時的女朋友說,我想要變成這樣。
我以為這麼認真的說出這句話,滿心期待會得到鼓勵跟安慰,結果卻收穫了一句「不可能啦!」外加白眼一枚。
這件事讓我越想越不甘心,我覺得只要去了健身房,一定可以做到這件事。過沒幾天,我就決定要去報名World Gym,底部起爆 源码到了現場參觀完後,我就自我感覺良好的報了會籍。接著來了個教練帶我測一下體脂、肌肉量,跟我說明需要怎麼訓練,我就又鬼使神差的報了教練課。
等到要付錢時,我發現不對勁啊!我明明就沒有那麼多錢,為什麼還是耳根子軟到難以拒絕、拉不下臉去談價錢、甚至之前沒有好好了解流程跟行情,完全沒有準備去處理這些事,SQLite的源码被當肥羊也剛好而已,最後還是我前女友周轉才度過當下的困境(當時沒有去辦過信用卡,小白一枚)。
如今也過去了十幾年,想想當初花了幾萬塊,後來有變成彭于晏嗎?當然沒有。肚子大多是統一天下的狀態,腹肌要進入戰國時期,怎麼這麼難。消費如果沒有想清楚,其實難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或許我當初期待花了錢就有好結果,但期待跟我想的树形网站源码不一樣時,就無法好好堅持下去。
越早開始累積儲蓄的差異
即便是財務顧問,都有小白時期,本能衝動消費一點都不少。或許消費大多負擔得起,也看似沒造成太大的負擔,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可以從兩個方向看出差異:
1. 儲蓄=收入−支出
這個觀念大家都知道,但其實這件事需要拆解來看:
- 儲蓄是為了以後的目標及退休做準備(現在存的是為了以後花的)。
- 支出代表自己的消費價值觀跟習慣(消費會產生習慣影響價值觀)。
- 收入變化成長及退休影響有時間性(每種收入的曲線不一樣)。
舉個例來說:小A是個運動員,月收入10-15萬,但收入成長上限在35歲達到瓶頸,需要有職涯轉換。但因為養成的消費習慣,平常過符合這樣收入的支出生活。導致在35歲前不太有儲蓄,在職涯轉換後面臨到很大的衝擊,也對生活、目標及退休產生壓力,就更能有餘裕的選擇工作及生活。
2. 越早開始的儲蓄,可以根據目標打造適合的投資組合
因為越長期的目標(尤其是退休),在投資上我們就更有承擔風險的能力;越短期的目標及支出,因為越容易動用錢,則較不適合投資準備。
如果我們在早期讓自己可以累積儲蓄,更可以彈性打造投資組合。因為投資報酬率跟時間都不可能無限上綱(投資報酬無限上綱是詐騙),但我們看下圖可以看到越早開始,報酬率可以透過時間達到類似的效果,也相對來說比較不會影響財務(報酬率越低通常波動風險越小)。15年投資報酬率5%的組合,和10年7%的組合結果相近。
我們還可以思考,如果25歲開始工作,每個月定期定額1萬元投資7%的投資組合,65歲退休可達到約2400萬元。但同樣65歲退休要有2400萬,35歲才開始的話,每個月定期定額需要2.1萬元左右,會比25歲開始投資每個月多存1.1萬元。
我們要知道,每個月能多存1.1萬元不單是數字問題,也會對生活上產生不小的變動。所以越早開始投資,承擔風險能力比較強,並且對生活壓力也不會這麼大。
小結
我們都有很多想要的東西,但大多數都需要由錢所變成,這才產生每個人財務狀況不同的面向。
雖然每個人狀況都不一樣,但還是有共通的原理原則,投資時間及複利威力很強勁,越早開始能多存錢,會讓自己更有財務彈性。如果衝動性消費,會漸漸讓未來的選擇失去彈性,所以我們需要藉由思考目標及想要的生活,來做為現在消費的標準,也免得後來才發現花了一堆冤枉錢,卻也不容易調整了。
本文由定方財務顧問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歡迎點此立即預約30分鐘免費線上諮詢
延伸閱讀
- 你以為投資是「追逐」嗎?不,其實投資是「等待」
- 存到一筆錢後考慮買房,但你有算過老後有足夠的退休金嗎?
- 《一年投資5分鐘》:善用指數型投資「讓錢幫你賺錢」,就能在剩下的時間享受生活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