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ATLAB | PCA & T-SNE降维及评估指标对比
2.电脑内核和cpu哪个好_内核和cpu的指标区别
3.深入User space(用户空间) 与 Kernel space(内核空间)
4.先从一个基础的性能指标说起——CPU频率
5.Diffusion - PhysDreamer论文:MPM自动调参
6.Linux 性能调优必备:perf 使用指南
MATLAB | PCA & T-SNE降维及评估指标对比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线性降维技术,通过找到数据中方差最大的源码方向(主成分),将数据投影到这些方向上,指标从而实现降维。源码PCA 被广泛用于特征提取和数据压缩。指标t-分布邻域嵌入(t-SNE)是源码asp整站源码推荐一种非线性降维技术,它能够在保持样本之间的指标局部结构的同时,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源码t-SNE 在数据可视化中应用广泛。指标
评估聚类质量时,源码可使用Calinski-Harabasz指数。指标该指数基于类内离散度和类间离散度之间的源码比率,衡量了类内数据点之间的指标紧密度与类间数据点之间的分离度之间的平衡程度。指数值越高,源码表示聚类结果越好。指标Calinski-Harabasz指数计算公式为:CH = (B/W) * (N/k - 1)。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计算不同聚类数量的Calinski-Harabasz指数来选择最优聚类数量。通常,指数值越高,表示聚类效果越好。在 MATLAB 中,可使用 evalclusters 函数计算 Calinski-Harabasz 指数。
另一个评估指标是轮廓系数,考虑了类内样本的紧密度和类间样本的分离度,指标范围在 -1 到 1 之间,值越接近 1 表示聚类效果越好。
Davies-Bouldin指数是一种基于类别之间的平均距离和类内的紧密度之间的比率来评估聚类质量的指标。指数值越低,表示聚类效果越好。
数据降维方法还包括线性判别分析(LDA)、多维尺度分析(MDS)、自编码器(Autoencoder)、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CA)、稀疏主成分分析(Sparse PCA)和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效果,选择适当的降维方法以适应特定任务需要十分重要。
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对于数据理解、可视化和机器学习算法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欢迎关注公众号机器学习与基础数学,一起交流学习,获取更多干货知识!
电脑内核和cpu哪个好_内核和cpu的区别
1. 内核和cpu的区别
处理器有各种各样的,比如intel, arm, mips, ppc . 简称CPU, CPU存在于主板上面。主板上还有许多其他硬件,比如网卡,声卡,显卡,内存,PCI插槽。主板加上风扇,电源,硬盘等等,就能形成一台电脑PC了。PC上安装一个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 7.就能用了。处理器就是用来运算的。操作系统是软件,是来管理这些硬件的。比如你敲一下键盘,硬件并不能知道你是个人博客简历源码想执行什么操作,操作系统帮你翻译成硬件能理解的操作,让他去执行,然后返回执行的结果。
2. 内核和cpu的区别是什么
1. Linux内核版本与linux发行版本的区别:LINUX内核版本是指系统内核的版本号,LINUX的内核具有两种不同的版本号,实验版本和产品化版本。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Linux发行版(英文名称是Linux Distribution)。Linux实际上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内核,通常我们说的Linux指的是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2. Linux操作系统包括Linux内核和Linux用户态程序,Linux内核和Linux用户态程序都是开放源代码的,绝大多数软件代码遵循GPL协议,任何人拿到这些代码都可以对这些代码进行修改和分发。3. 由于Linux上代码的高度自由,很多公司和组织都推出了自己的Linux操作系统,这些Linux操作系统我们就叫做Linux发行版。各种不同的Linux发行版的共同点就是都使用了Linux内核,不同的Linux发行版的内核可能有一些小的修改。1. 要确定 LINUX版本 的类型,只要查看一下版本号:每一个版本号由三位数字组成,第二位数字说明版本类型。如果第二位数字是偶数则说明这种版本是产品化版本,如果是奇数说明是实验版本。2. 如2.4.是产品化版本,2.5.是实验版本。查看 linux内核版本 命令:uname -r Linux发行版本 是指一些 Linux厂商 将 LINUX系统内核 与应用软件及文档包装在一起,并提供一些安装界面和系统设定与管理工具,这就构成了一个发行套件。
3. 内核和cpu的区别在哪
微内核和宏内核的区别:微内核相当于一个信息交换中心,自身可以实现的功能较少,他的主要职责是传递一个请求,一个A模块对其他模块功能的请求;而宏内核相当于一个是一个中央集权控制中心,把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等功能全部管理。
微内核:提供操作系统核心功能的内核的精简版本,它设计成在很小的内存空间内增加移植性,提供模块化设计,以使用户安装不同的接口与,如DOS、Workplace OS、Workplace Unix等。IBM、Microsoft等操作系统都采用了这一研究成果的优点。
宏内核:是操作系统核心架构的一种,此架构的特性是整个核心程序都是以核心空间(Kernel Space)的身份及监管者模式(Supervisor Mode)来运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操作系统架构,如微核心架构或混核心架构等,这些核心会定义出一个高级的虚拟接口,由该接口来涵盖描述整个电脑硬件,这些描述会集合成一组硬件描述用词,有时还会附加一些系统调用,如此可以用一个或多个模块来实现各种操作系统服务,如进程管理、共时(Concurrency)控制、存储器管理等。
明白了上述两个定义后,看下面的我的理解:
1、微内核相当于一个信息交换中心,自身可以实现的功能较少,他的主要职责是传递一个请求,一个A模块对其他模块功能的请求。而宏内核相当于一个是一个中央集权控制中心,把内存管理,bs架构管理源码文件管理等功能全部管理。
2、两个内核的优缺点:
A、理论上来看,微内核的设计思想更好一些,它将系统分为各个小的功能模块,把设计难度大大降低。因此,系统的维护与修改也方便进行。
B、但是微内核的通信失效率很高,是一个大问题。宏内核的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太高,将修改与维护的代价提高。但是在目前的linux操作系统里不会因为此造成很大问题(目前的linux还不算很复杂)。宏内核因为是直接调用的,所以效率比较高。
4. cpu和核心的区别
CPU带核显表示处理器中集成了核心显卡,可以在无独立显卡的情况下显示画面。相反,不带核显的CPU则需要额外配备独立显卡才能正常显示画面。同一芯片的处理器带核显版本与不带核显版本在CPU性能表现上基本相同。以下是详细说明:
1、处理器生产商(比如英特尔、AMD)根据开发难度以及市场需求,会生产带核显和不带核显的处理器。同一芯片的处理器带核显版本与不带核显版本在CPU性能表现上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仅为是否能够由处理器提供显示核心。也就是说,如果CPU带核显,主机插上CPU后即可正常显示画面,无需配备独立显卡,反之则需要独立显卡。
2、一般来说,同一芯片的处理器带核显版本与不带核显版本在价格方面会有一定差异(不带核显版本价格更低)。因此如果对显示性能没有太多要求的用户,可以直接选择带核心版本处理器,可以节省下一大笔硬件费用支出;如果需要玩3D游戏或者需要运行专业软件(设计类、渲染类),则可以选择不带核显版本的处理器,再配备高端独立显卡。
5. CPU内核是什么意思
CPU的主频指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它是一个没有描述修饰的所指如i5-的主频即是i5-的“CPU内核工作时钟频率……”以下描述:i5-@0.8GHz,0.8GHz描述的是主频,但是主频不是0.8GHz,主频可以处于0.9GHz,可以处于1.9GHz、2.3GHz,等等等等等等。
最大睿频(并不是所有的型号都有睿频)是指能睿频的型号其主频的上限,如i5-的单个核心最大睿频可以达到3.5GHz,四个核心最大睿频可以达到3.3GHz,频率值描述的都是主频。简单说,主频是CPU性能的因素之一,是一个对象。工作频率/最大睿频等等都是对这个对象状态的描述。
6. 处理器和核有啥区别
区别在于处理器的能力不同,性能有很大差距。
手机核的处理器运行起来非常迅速,手机不会出现卡顿的软件怎样找到源码情况,而且可以运行一些大型的游戏,运行非常流畅,性能非常强的处理器。
8核处理器相对来说就比较差了,有的时候会出现卡的情况,远不如核的运行的流程。
7. 内核和芯片的区别
一、车载U盘和普通优盘区别只在于外形和内存有所不同。
二、车载U盘和普通优盘的内核芯片是没有区别的,所以说普通优盘也可以当作车载U盘使用的。
三、普通优盘在车上无法正常使用可能是由于下面问题:1. U盘上的音频文件格式不正确,播放器无法识别。这时更换其他格式的音乐即可。2. U盘损坏,或者质量存在问题,换新的优盘试试。
注意事项:车载U盘,要设置好,指定文件夹,才能读到。
外观造型不同为了不过多的占用车内空间,车载U盘一般都十分的小巧,同时或多或少的还会刻画一些有关汽车的元素在上面。而普通U盘相对来说比较细长。外观多样性更足。
特点不同车载U盘的特点是它的尺寸相对较小,这样既可以避免或减小车内狭小环境下意外折断损伤优盘,也更加美观。而普通U盘一般都有比较长的外形,所以由此也会更加容易损坏。
8. 内核是cpu吗
核心(Die)又称为内核,是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PU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各种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为了便于CPU设计、生产、销售的管理,CPU制造商会对各种CPU核心给出相应的代号,这也就是所谓的CPU核心类型。
不同的CPU(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都会有不同的核心类型(例如Pentium 4的Northwood,Willamette以及K6-2的CXT和K6-2+的ST-等等),甚至同一种核心都会有不同版本的类型(例如Northwood核心就分为B0和C1等版本),核心版本的变更是为了修正上一版存在的一些错误,并提升一定的性能。
9. cpu的内核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
CPU是计算机的心脏,包括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是完成各种运算和控制的核心,也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主要的参数是工作的主频和一次传送或处理的数据的位数。CPU是英语“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其实我们在买CPU时,并不需要知道它的构造,只要知道它的性能就可以了。CPU主要的api平台源码下载性能指标有:主频即CPU的时钟频率(CPUClockSpeed)。这是我们最关心的,我们所说的、等就是指它,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机的就越高。时钟频率即CPU的外部时钟频率,由电脑主板提供,以前一般是MHz,也有主板支持各MHz,目前Intel公司最新的芯片组BX以使用MHz的时钟频率。另外VIA公司的MVP3、MVP4等一些非Intel的芯片组也开始支持MHz的外频。精英公司的BX主板甚至可以支持MHz的外频,这对于超频者来是首选的。内部缓存(L1Cache):封闭在CPU芯片内部的高速缓存,用于暂时存储CPU运算时的部分指令和数据,存取速度与CPU主频一致,L1缓存的容量单位一般为KB。L1缓存越大,CPU工作时与存取速度较慢的L2缓存和内存间交换数据的次数越少,相对电脑的运算速度可以提高。外部缓存(L2Cache):CPU外部的高速缓存,PentiumPro处理器的L2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但成本昂贵,所以PentiumII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的,容量为K。为降低成本Inter公司生产了一种不带L2的CPU命为赛扬,性能也不错,是超频的理想。MMX技术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年为增强Pentium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增加条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还将CPU芯片内的L1缓存由原来的KB增加到KB(K指命+K数据),因此MMXCPU比普通CPU在运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时,处理多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左右。目前CPU基本都具备MMX技术,除PC和PentiumⅡCPU还有K6、KD、MII等。制造工艺:现在CPU的制造工艺是0.微米,最新的PII可以达到0.微米,在将来的CPU制造工艺可以达到0.微米。
. 内核和处理器的区别
赛扬、奔腾、酷睿处理器的区别:
赛扬处理器与奔腾处理器在运算内核上完全相同,不同的地方是二级缓存的大小不同。现有的台式机处理器P4的二级缓存大小是KB,而P4赛扬的二级缓存大小是KB。
赛扬:Intel公司的一个处理器品牌,当时Intel的中高端处理器相比减少或去除了三级缓存,发热功耗很低,而且最大支持内存较低。所以性能上有所损失,但赛扬超频性能好,是追求性价比的DIYer的首选。
奔腾:奔腾处理器与以前的Intel公司处理器完全兼容,奔腾处理器中有两条数据流水线,可以同时执行两条指令,Intel公司把这种同时执行两条指令的能力称为超标量技术。
酷睿:服务器可以更快速,更低的功耗为企业节省大笔开支,创新技术保证安全稳定的运行。台式机可以在占用更小空间的同时,为家庭用户带来更多全新的娱乐体验,为企业员工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笔记本电脑用户可以获得更高的移动性能和更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
扩展资料:
奔腾英特尔奔腾中央处理器 制造日期: 由年到年 厂商: 英特尔 处理器速度: MHz 到 MHz 前端总线速度: MHz 到 MHz 酷睿---之后就停止了奔腾系列命名英特尔处理器的名称,服务器版的开发代号为Woodcrest,桌面版的开发代号为Conroe,移动版的开发代号为Merom。分双核、四核、八核三种。酷睿处理器采用MHz-Mhz的前端总线速率,nm/nm制程工艺,2M/4M/8M/M/M L2缓存,双核酷睿处理器通过SmartCache技术两个核心共享M L2资源.英特尔公司已经结束使用长达年之久的“奔腾”的处理器转而推出“Core 2 Duo”和“Core 2 Quad”品牌。“奔腾”作为消费者所熟悉的一个品牌将逐渐转向经济型产品。酷睿一代英特尔先推出的CORE用于移动计算机上市不久即被CORE2取代酷睿二代包括DUO双核和QUAD四核,即将推出八核,但没有单核(现在有了,在笔记本配置里看到过)应用的核心“Merom用于移动计算机”“Conroe用于桌面计算机”“Woodcrest用于服务器”。
. 处理器和处理器内核的关系
cpu的组成是:1、CPU的内核分为运算器和控制器;2、CPU的外核分为解码器、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3、指令系统,是一个CPU所能够处理的全部指令的集合,是一个CPU的根本属性。
从结构上讲CPU内核分为两部分: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只能完成运算,而控制器用于控制着整个CPU的工作。
深入User space(用户空间) 与 Kernel space(内核空间)
深入探索Linux世界中的神秘双面:User space与Kernel space
在Linux的广阔舞台中,两种独特的运行空间——User space(用户程序的领地)与Kernel space(内核的核心地带)如同两股平行的力量,各自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Kernel space,作为系统的守护者,以隔离和保护的姿态,拥有执行所有命令和操控系统资源的特权。相比之下,User space受限于权限,它通过system call(系统调用)与内核进行微妙的沟通,确保数据安全与流畅的进程交互。
让我们通过实例来窥探这两大领域的互动。想象你正在运行的top命令,它如一面镜子,反映出CPU时间的分配:user部分代表User space的运行时间,sys部分则象征着Kernel space的职责。niceness、idle和wait等指标,就像财务报告中的细节,揭示着系统的运行状态。
time命令,如同时间侦探,记录下程序执行的点点滴滴。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关系,可以比喻为银行和储户,内核扮演着守门人,管理权限,用户空间则像储户,按需获取服务。在普通IO操作中,进程将控制权暂时交给内核,内核负责处理,甚至预读取,再将数据安全地传递给用户空间的缓冲区,就像银行转账一样,需经过严格的验证和权限控制。
硬盘数据的处理同样遵循这个逻辑。内核负责处理非对齐的数据块,虚拟内存机制则提升了I/O效率,通过MMU(内存管理单元)实现多地址指向同一物理内存,扩展了存储空间。当内存访问出现问题时,内核作为幕后决策者,介入处理内存调入和可能的页面调出。
Linux的系统结构就像一座三重塔:硬件-内核空间-用户空间,进程在执行系统调用时,会从用户态转变为内核态,拥有0级特权,每个进程拥有独立的内核栈。而在用户态,进程执行用户代码,拥有3级特权,中断处理程序则依赖于进程的内核栈,体现了权限和控制的微妙平衡。
逻辑地址、线性地址和物理地址,构成了内存管理的三维世界。虚拟内存扩展了可用内存,逻辑地址,也就是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存在着固定映射,就像银行账户和实际存款的关系。
在位传统Linux系统中,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之间的差异体现在0xC的偏移。内核模块巧妙地利用高端逻辑地址,映射到低端物理内存,解决大内存访问的问题。
内存映射与高端内存的交互,是Linux内核技术的精华。通过ZONE_DMA、ZONE_NORMAL和ZONE_HIGHMEM的划分,内核解决了超过1GB内存的访问难题。高端内存被用于临时大容量存储,使用完毕后会自动释放。mmap函数则像一座桥梁,连接文件和进程的地址空间,使得文件操作和进程间共享变得轻而易举。
vm_area_struct,这个内存管理的关键结构,就像内存地图,用链表或树的形式管理不同的区域。它包含了地址信息和系统调用函数指针,mmap函数就是通过它创建和管理虚拟映射区域。
当程序试图访问映射空间时,可能会触发缺页异常,此时内核会介入,通过页表加载缺失页面,必要时从磁盘获取数据。写操作可能延迟回写到文件,但可以通过msync()函数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总结来说,User space与Kernel space的协作是Linux内存管理的核心,它们各自负责不同的职责,共同构建起系统的稳健运行。理解这两个空间的工作原理,就像理解银行和储户之间的交易规则,是深入掌握Linux系统的关键。
先从一个基础的性能指标说起——CPU频率
尽管CPU频率被视为一个基础性能指标,但在实际测量和理解中,它并非固定不变的简单数值。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工作状态、电源管理策略等,可能导致瞬时值和统计值的差异。以下是对CPU频率的深入探讨。
在日常购买决策中,CPU频率常常被提及,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官方定义为CPU内部时钟的周期数,单位通常为GHz或MHz,但现代CPU的频率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整。这种调整可能基于性能需求、功耗限制和温度控制,导致在不同工况下测量的频率存在差异,甚至在休眠状态下可能为零。
操作系统计算频率时,会考虑CPU休眠时间及性能计数器的影响。例如,Linux kernel的计算方法就遵循了相关建议,但这种统计法可能导致非整数频率值和误差。一个具体的案例显示,即使在同一型号CPU上,不同批号的频率也可能因为统计误差而出现微小变化。
此外,频率的测量还需要注意到不同模式下的行为差异。例如,'powersave'模式下,CPU倾向于降低频率以节省能源,这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与预期规格书上的工作频率有所偏差。理解这些因素对正确评估CPU性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面对用户对于“工作频率”定义的误解时。
总的来说,CPU频率的定义需要加入更多条件和限定,以准确反映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动态特性。理解和解析这个看似基础的性能指标,需要深入到测量方法、电源管理策略以及不同工作模式的细节中。
Diffusion - PhysDreamer论文:MPM自动调参
Diffusion Model在物理动画生成中的应用
在行动条件的任务中,感知动画中的物理属性是一个关键挑战。通常,这需要大量的ground truth动画作为先验,因为准确测量真实物体的物理属性极为困难。因此,PhysDreamer选择采用训练好的Diffusion Model作为先验来指导完成行动条件的任务。该方法实质上是从Diffusion Model中提取先验知识,以提高动画生成的质量和真实度。
在深入探索这一主题时,我们注意到SVD无法直接指导生成3DGS动画,这是因为参数空间过大。相比之下,PhysDreamer涉及的物理参数空间较小,且已具备3DGS,因此考虑利用SVD来指导生成动态的3DGS动画。通过这种方法,利用视频生成模型的先验知识,可以直接估计物理参数,从而使仿真结果更加真实。
相关工作包括利用2D信息引导3D属性生成,具体表现为使用2D生成模型(如Diffusion Model)作为先验来监督3D属性的生成。此外,也有关于3D动态属性生成的研究。PhysDreamer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物理动画到动态3D属性的高效转换。
PhysDreamer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几个关键步骤,包括模型训练、参数估计和动画生成等。流程清晰,易于实现。
在实验部分,我们详细探讨了Simulation细节,包括背景不模拟、物体模拟等过程。实验中使用了,个Gaussian particle和一定数量的grid cells,每帧模拟个子步长。为了降低计算成本,使用了k-means下采样进行模拟,并在模拟后将位置插值回Gaussian Kernel。
实验的基准模型有两个,与基准模型的对比指标是评估PhysDreamer性能的关键。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观察到PhysDreamer在物理参数估计和动画生成方面的表现。
然而,PhysDreamer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损失函数设计方面。尽管作者可能尝试过直接基于视频计算损失以保留高频信息,但这一方法似乎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近期有一篇CVPR最佳论文候选者“Generative Image Dynamics”论文采用了傅里叶变换拆分高频与低频信息的方法,以解决相似问题。这一技术有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论文提供的源代码存在一些问题,如配置文件错误等,暂时无法运行。对于有兴趣深入研究的读者,建议关注后续的修正或更新。
Linux 性能调优必备:perf 使用指南
perf 是 Linux 内核源码树内嵌的性能剖析工具。
它运用事件采样原理,以性能事件为核心,支持对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性能指标的剖析。通常用于查找性能瓶颈和定位热点代码。
本文目录包括:
安装 perf
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中,perf 工具包含在linux-tools 包中。使用包管理器安装,如 Debian 系统上的:
在 Red Hat/CentOS 系统上:
基本使用
列出所有可用的性能事件,包括硬件事件和软件事件。
使用perf record 记录目标程序的性能数据。
例如:-g 表示记录调用栈,-a 表示对所有 CPU 进行采样,-F 表示每秒采样 次,sleep 6 是要分析的程序。
这会生成 perf.data 文件,包含采集的性能数据。
可以指定要分析的事件类型,如 CPU 时钟周期、缓存命中等。
支持跟踪点,一种在内核中预定义的事件,用于跟踪系统调用等。
(常用的)可选参数
每个参数的使用取决于具体需求。例如,使用-a 参数对整个系统进行性能分析;使用-p 或 -t 分析特定进程或线程;-g 对理解程序的函数调用关系非常重要。
实际使用中,先使用perf record ./your_program 进行简单性能记录,再尝试添加不同参数。
分析性能数据
使用perf report 分析记录的数据。
可以用-i 指定要分析的性能数据。
这将展示一个交互式报告,可使用键盘导航查看不同视图。
使用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C++ 程序示例,创建一个 std::vector 并使用 push_back 和 emplace_back 方法添加元素,以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性能上的差异。
ComplexObject 类有一个构造函数,接受一个整数参数并存储它。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都会输出一条消息,以便看到对象的创建和销毁。创建 万个这样的对象,并比较 push_back 和 emplace_back 的性能。
要编译和运行这个程序,需要一个支持 C++ 或更高版本的编译器。使用以下命令:
这将编译程序并运行生成的 vector_test 可执行文件。
使用 perf 分析程序性能。
确保有权限运行 perf。
使用以下命令记录性能数据:
perf record ./vector_test
运行结束后,使用perf report 查看性能报告。
在报告中,可以看到不同函数的调用次数、执行时间等信息。
进入交互界面后,
其他功能
perf 提供了许多其他工具,如 perf stat(显示程序运行时的性能统计信息),perf top(实时显示性能热点),perf annotate(显示源代码级别的性能分析)等。
使用perf top 查看实时性能数据。
对特定函数或代码行进行性能分析。
统计特定事件(如缓存未命中)的发生次数。
高级用法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
问题1
根据错误信息,系统上的 perf_event_paranoid 设置为 4,意味着除了具有特定 Linux 能力的进程外,所有用户都无法使用性能监控和可观察性操作。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选项:
使用以下命令临时更改设置:
sudo sysctl -w kernel.perf_event_paranoid=-1
或者,如果你只想允许使用用户空间事件:
sudo sysctl -w kernel.perf_event_paranoid=0
请注意,降低 perf_event_paranoid 的值可能会增加系统安全风险。
问题2
错误信息表明,由于 /proc/sys/kernel/kptr_restrict 设置的值,内核符号(kallsyms)和模块的地址映射被限制了。
当你尝试使用perf record 收集性能数据时,如果无法解析内核样本,将无法得到有关内核函数和模块的详细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你可以临时更改 kptr_restrict 的值,以允许 perf 工具访问内核指针。
这将设置 kptr_restrict 为 0,允许所有用户访问内核指针。
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mlinux 文件,perf 工具可以使用它来解析内核样本。
确保 vmlinux 文件与当前运行的内核版本相匹配。
如果 vmlinux 文件不存在或过时,你可能需要更新它。
降低 kptr_restrict 的值会降低系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