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内核线程kernel thread详解
2.LinuxTLS线程建立安全连接的线线程新方法linuxtls线程
3.Linux内核源码分析:Linux进程描述符task_ struct结构体详解
4.linux多线程编程?
5.剖析linux内核源码,task_struct结构体详解
6.剖析Linux内核源码解读之《实现fork研究(二)》
Linux内核线程kernel thread详解
Linux内核线程(kernel thread)是程源内核中的执行流,其设计目的实现是为了支持多线程并行执行,同时避免因阻塞操作导致的原理线程暂停。内核线程在内核态下运行,线线程由内核负责调度,程源小活动源码每个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时,实现不会影响其他线程的原理执行,因为线程是线线程调度的基本单位。与用户线程不同,程源内核线程只能访问大于PAGE_OFFSET(在传统x_系统上约为3G)的实现地址空间,这限制了其地址空间的原理大小。
内核线程由内核自身启动,线线程它们执行内核任务,程源如管理资源或响应用户进程请求。实现内核线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由内核生成的线程,另一种则是通过特定接口创建的线程。这些线程通常与内核的其他部分并行运行,用于执行特定任务。
在Linux内核中,进程描述符(task_struct)包含与进程地址空间相关的字段,如mm和active_mm。大多数系统将地址空间分为用户层部分和内核空间部分。普通用户进程的mm指向虚拟地址空间的用户空间部分,而内核线程的mm为NULL,这使得内核可以优化地址转换处理,避免频繁切换虚拟地址空间。active_mm用于在内核线程切换时保持旧设置,确保用户空间部分的内容在需要时可以访问。
内核线程创建接口经历了演化,movetothread源码从早期的kernel_create和daemonize接口到更现代的kthread_create和kthread_run接口,这些接口允许内核线程的创建被延迟到工作队列中,从而简化了创建过程。一个特殊内核线程kthreadd(在系统初始化时创建)负责定期检查并执行工作队列中的任务,从而创建新线程。
内核线程在系统进程中显示为[]标识,与普通进程区分。它们共享内核地址空间,不具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因此mm指针被设置为NULL。内核线程在内核空间运行,从不切换到用户空间,且可以被调度和抢占。
创建内核线程的过程经历了从低效复杂的早期接口到更简洁的kthread_create和kthread_run接口的演变,这些接口通过将创建操作委托给一个专门的内核线程(如kthreadd)来简化实现。工作队列机制进一步优化了内核线程的创建过程,使得系统能够动态分配线程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内核线程通过将任务插入工作队列中并在适当的时机执行,实现了创建过程的高效管理。kthread_create接口创建线程并将其插入工作队列,而kthread_run接口则直接唤醒创建的线程开始执行。这些机制不仅简化了内核线程的创建,还方便了用户的编程。
内核线程的退出是通过调用do_exit函数或外部进程调用kthread_stop函数来实现的。退出过程中,线程会检查并处理信号,以确保在退出前释放资源,避免意外中断。mindspore源码
总结,Linux内核线程是内核管理资源和执行特定任务的核心组件,它们在内核态下运行,共享内核地址空间,通过高效接口和工作队列机制简化了创建过程。在多线程环境中,内核线程提供了强大的并行执行能力,增强了内核的性能和灵活性。
LinuxTLS线程建立安全连接的新方法linuxtls线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已被提上议程。网络的安全等级取决于加密技术如何应用,这关乎着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其中一种常见的加密技术是TLS(传输层安全),它可帮助开发人员建立安全的网络连接,保护通信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Linux TLS 线程是在 Linux 系统上实现 TLS 链接的新技术。这新的 TLS 线程特性基于独立的线程指令,可以针对多核 CPU 实现多个加密操作。该功能由 Linux kernel team 推出,以提高 TLS 的安全性。该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加快 TLS 加解密的运行速度,提升服务的响应速度。
大多数 Linux web 服务器和应用程序都使用 TLS 来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无论客户端是移动设备还是桌面计算机,Linux TLS 线程都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有效地使用 TLS 的安全传输协议。如果某种应用不使用 TLS,那么在网络上进行通信时,数据将不会有安全保障,不会得到正确的tflite源码加密。
实现 Linux TLS 线程的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void *do_tls (void *data)
{
/* Create TLS thread and return */
}
int main (void)
{
pthread_t tls_thread;
int ret;
ret = pthread_create(&tls_thread, NULL, do_tls, NULL);
if (ret != 0) {
/* Handle error */
}
pthread_join(tls_thread,NULL);
return 0;
}
自Linux内核2.6.版本发布以来,Linux TLS 线程已成为公认的安全加密技术。它会在服务器或应用程序之间建立安全的网络连接,帮助开发人员更加安全地保护网络通信。有了 TLS 线程,可以大幅度减少通信响应时间,逐步消除安全漏洞,也可以避免网络的安全问题。
总而言之,Linux TLS 线程是建立安全连接的新方法。它可以极大地提高 TLS 的加密性,减少响应时间,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Linux内核源码分析:Linux进程描述符task_ struct结构体详解
Linux内核通过一个task_struct结构体来管理进程,这个结构体包含了一个进程所需的所有信息。它定义在include/linux/sched.h文件中,包含许多字段,其中state字段表示进程的当前状态。常见的状态包括运行、阻塞、等待信号、终止等。进程状态的切换和原因可通过内核函数进行操作。PID是系统用来唯一标识正在运行的每个进程的数字标识,tgid成员表示线程组中所有线程共享的PID。进程内核栈用于保存进程在内核态执行时的临时数据和上下文信息,通常为几千字节。内核将thread_info结构与内核态线程堆栈结合在一起,占据连续的Scrcpy源码两个页框,以便于访问线程描述符和栈。获取当前运行进程的thread_info可通过esp栈指针实现。thread_info结构包含task字段,指向进程控制块(task_struct)。task_struct结构体的flags字段用于记录进程标记或状态信息,如创建、超级用户、核心转储、信号处理、退出等。而real_parent和parent成员表示进程的亲属关系,用于查找和处理进程树中的亲属关系。
linux多线程编程?
Linux系统中,多线编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编程模型。多线编程可以让程序在多个线程上同时运行,具有提高程序性能和优化CPU利用率的作用。下面是多线编程的基本流程:1.创建线程:使用pthread_create函数创建需要的线程,这个函数原型如下:
函数参数说明:
thread:用来存放线程ID的指针。
attr:线程属性,通常置NULL。
start_routine:线程运行的函数。
arg:传递给线程运行函数的参数。
2.运行线程:调用pthread_create函数后,程序开始运行线程,并在需要的时候通过pthread_join函数等待线程结束:
函数参数说明:
thread:需要等待的线程的ID。
retval:如果线程没有完全退出,将被存储线程的返回值。
3.终止线程:可以使用pthread_exit函数来终止线程的运行:
函数参数说明:
retval:线程的返回值。
多线编程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线程之间的同步问题、共享数据的安全访问等,需要使用互斥锁、条件变量等技术来避免死锁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在编写多线程程序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
总之,Linux多线编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编程模型,它可以在多个线程上同时运行程序,提高程序性能和优化CPU利用率。但需要注意线程之间的同步问题和数据共享的安全访问等问题,以确保程序可以正确运行。
剖析linux内核源码,task_struct结构体详解
在Linux内核中,进程与线程的统一数据结构是task_struct,它作为进程存在的唯一实体,通过双向循环链表连接所有task_struct。每个任务拥有唯一标识pid和线程组IDtgid,其中group_leader指向进程主线程。有了tgid,我们可以区分task_struct代表进程还是线程。
Linux kernel通过成员变量表示进程的亲缘关系,包括进程状态和权限控制。进程权限涉及进程访问文件、访问其他进程及执行操作的能力。操作权限由cred和real_cred成员表示,描述了当前进程和试图操作的进程之间的权限关系。
进程运行统计信息记录了用户态和内核态上消耗的时间以及上下文切换次数,反映了进程的运行情况。信号处理包括被阻塞、等待处理和正在处理的信号,信号处理函数可以忽略或结束进程,处理栈用于信号处理。
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分为用户虚拟地址空间和内核虚拟地址空间,每个进程有独立的用户虚拟地址空间,内核线程无用户地址空间。进程拥有文件系统数据结构和打开文件数据结构,涉及Linux文件系统操作。
每个task都有内核栈,用于在调用系统调用时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内核栈包含thread_info和pt_regs数据结构,其中thread_info由体系结构定义,pt_regs用于保存系统调用时的CPU上下文。在系统调用返回时,可以从进程的原来位置继续运行。
综上所述,task_struct结构体在Linux内核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管理着进程和线程的生命周期,从状态管理、权限控制、运行统计、信号处理到内存管理与文件系统交互,以及系统调用的上下文切换,都是通过task_struct的成员变量和结构体实现的。这些特性使得Linux内核能够高效、灵活地管理多任务环境。
剖析Linux内核源码解读之《实现fork研究(二)》
本文深入剖析了Linux内核源码中fork实现的核心过程,重点在于copy_process函数的解析。在Linux系统中,应用层可以通过fork创建子进程或子线程,而内核并不区分两者,它们共享相同的task_struct结构,用于描述进程或线程的状态、资源等。task_struct包含了进程或线程所有关键数据结构,如内存描述符、文件描述符、信号处理等,是内核调度程序识别和管理进程的重要依据。
copy_process作为fork实现的关键,其主要任务是初始化task_struct结构,分配新进程的PID,并将其加入到运行队列。这个过程中,内核栈的初始化导致了fork()调用的两次返回值不同,这与copy_thread函数中父进程复制内核栈至子进程并清零寄存器值有关。这样,子进程返回0,而父进程继续执行copy_thread后续操作,最后返回子进程的PID。
对于线程的独有和共享资源,独有资源通常包括线程特定的数据结构和状态,而共享资源则涉及父进程与线程间的共享内存、文件描述符和信号处理等。这些资源的管理对于多线程程序的正确运行至关重要,需确保线程间资源的互斥访问和安全共享。
linux源码解读(三十二):dpdk原理概述(一)
Linux源码解析(三十二):深入理解DPDK原理(一)
几十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操作系统和网络架构在处理某些业务需求时已显得力不从心。为降低修改底层操作系统的高昂成本,人们开始在应用层寻求解决方案,如协程和QUIC等。然而,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基于内核的网络数据IO,其繁琐的处理流程引发了效率低下和性能损耗。
传统网络开发中,数据收发依赖于内核的receive和send函数,经过一系列步骤:网卡接收数据、硬件中断通知、数据复制到内存、内核线程处理、协议栈层层剥开,最终传递给应用层。这种长链式处理方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上下文切换和协议栈开销。
为打破这种限制,Linux引入了UIO(用户空间接口设备)机制,允许用户空间直接控制网卡,跳过内核协议栈,从而大大简化了数据处理流程。UIO设备提供文件接口,通过mmap映射内存,允许用户直接操作设备数据,实现绕过内核控制网络I/O的设想。
DPDK(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正是利用了UIO的优点,如Huge Page大页技术减少TLB miss,内存池优化内存管理,Ring无锁环设计提高并发性能,以及PMD poll-mode驱动避免中断带来的开销。它采用轮询而非中断处理模式,实现零拷贝、低系统调用、减少上下文切换等优势。
DPDK还注重内存分配和CPU亲和性,通过NUMA内存优化减少跨节点访问,提高性能,并利用CPU亲和性避免缓存失效,提升执行效率。学习DPDK,可以深入理解高性能网络编程和虚拟化领域的技术,更多资源可通过相关学习群获取。
深入了解DPDK原理,可以从一系列资源开始,如腾讯云博客、CSDN博客、B站视频和LWN文章,以及Chowdera的DPDK示例和腾讯云的DPDK内存池讲解。
源:cnblogs.com/theseven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