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安装管理器易语言源码】【开心乐园免费源码】【电子签约系统源码】rtt计算源码_rtt算法

1.BBR拥塞控制算法
2.手把手教你把JLink变成串口调试助手
3.TCP/IP详解卷1:协议的作品目录
4.linux内核源码:网络通信简介——网络拥塞控制之BBR算法
5.RTT笔记-fal
6.如何在项目中使用RTOS分析工具SystemView?

rtt计算源码_rtt算法

BBR拥塞控制算法

       在WebRTC源码研究中,算源算法BBR算法作为一项革新性的算源算法拥塞控制策略备受关注。不同于传统的算源算法丢包处理,BBR基于网络模型,算源算法通过BBR.BtlBw(瓶颈带宽估计)和BBR.RTprop(双向传播延时估计)动态调整发送速率。算源算法它旨在在保持高吞吐量的算源算法软件安装管理器易语言源码同时,实现低延迟的算源算法网络传输体验。

       核心变量包括:

pacing_rate: 发送速率控制,算源算法确保数据流量与可用带宽同步。算源算法

send_quantum: 规划的算源算法单次发送数据量,优化发送效率。算源算法

cwnd: 拥塞窗口,算源算法维护发送数据量的算源算法上限。

BBR.BtlBw: 通过Max过滤器(长度往返)持续估算,算源算法考虑网络波动的算源算法鲁棒性。

BBR.RTprop: 双向传播延时估计,通过最小值过滤器减少噪声影响。

       BBR算法通过其复杂而精密的状态机,如Startup、Drain、ProbeBW和ProbeRTT,对网络环境进行细致的开心乐园免费源码动态监测和调整。算法在连接建立、ACK响应和数据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模型参数,确保网络资源的最优利用。

       在控制参数中,BBR使用SendPacingRate和SetSendQuantum函数,根据网络状况灵活地调整发送速率和数据包大小。例如,send_quantum根据pacing_rate的范围动态调整,从MSS到KBytes,以适应不同带宽条件。

       BBR的精妙之处在于其丢包恢复策略,如超时重传、快速恢复和cwnd的逐步调整,确保在遇到网络波动时能够快速恢复和保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状态机的智能决策机制,如pacing_gain调整和cwnd管理,使得算法在面对复杂网络环境时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BBR的算法设计考虑了公平性和效率,通过非传统的慢启动策略和RTProp探测,确保在不同场景下提供稳定且高效的传输。RTProp FilterLen与ProbeRTTInterval的电子签约系统源码协同工作,保证了对实时变化的网络状况有快速而精确的反应。

       总而言之,BBR算法的创新性和高效性使其在现代网络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现代通信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深入理解其原理和机制,开发者能够更好地优化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手把手教你把JLink变成串口调试助手

       在单片机开发过程中,打印调试信息通常依赖于串口调试。通常,我们会预留串口1进行调试,但如果在实际项目中没有预留,JLink仿真调试器可以成为你的得力助手。JLink,由SEEGER公司出品,体积小巧,只有四根线,非常适合携带和使用,尤其适合ST系列芯片的开发。

       首先,确保你的电脑上已安装JLink驱动,可以从segger.com下载最新版本的ubuntu获取源码包JLink V7.或更高版本。安装完成后,你将发现安装目录下包含RTT功能的相关文件。RTT源码包位于JLink驱动的Samples\RTT文件夹中,只需将其复制到项目文件夹并与工程中的.c文件集成即可。

       接下来,配置RTT功能。在编译无误后,连接JLink下载器,并启动JLinkRTTViewer.exe。配置好RTT参数,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就能看到打印信息了。注意,RTT的缓冲大小可自定义,以适应大量信息的打印需求。

       RTT还支持多虚拟端口打印,以及颜色定制,只需在字符串前添加对应宏定义。此外,你还可以通过重定向printf到RTT来简化调试,只需替换fputc函数即可。秘乐源码出售这样,即使在没有预留串口的情况下,你也能轻松进行调试和打印信息。

       总结来说,当遇到项目中无串口调试需求时,JLink的RTT功能是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灵活运用。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轻松地在单片机开发中实现调试打印。

TCP/IP详解卷1:协议的作品目录

       è¯‘者序

       å‰è¨€

       ç¬¬1ç«  概述1

       1.1 引言1

       1.2 分层1

       1.3 TCP/IP的分层4

       1.4 互联网的地址5

       1.5 域名系统6

       1.6 封装6

       1.7 分用8

       1.8 客户-服务器模型8

       1.9 端口号9

       1. 标准化过程

       1. RFC

       1. 标准的简单服务

       1. 互联网

       1. 实现

       1. 应用编程接口

       1. 测试网络

       1. 小结

       ç¬¬2ç«  链路层

       2.1 引言

       2.2 以太网和IEEE 封装

       2.3 尾部封装

       2.4 SLIP:串行线路IP

       2.5 压缩的SLIP

       2.6 PPP:点对点协议

       2.7 环回接口

       2.8 最大传输单元MTU

       2.9 路径MTU

       2. 串行线路吞吐量计算

       2. 小结

       ç¬¬3ç«  IP:网际协议

       3.1 引言

       3.2 IP首部

       3.3 IP路由选择

       3.4 子网寻址

       3.5 子网掩码

       3.6 特殊情况的IP地址

       3.7 一个子网的例子

       3.8 ifconfig命令

       3.9 netstat命令

       3. IP的未来

       3. 小结

       ç¬¬4ç«  ARP:地址解析协议

       4.1 引言

       4.2 一个例子

       4.3 ARP高速缓存

       4.4 ARP的分组格式

       4.5 ARP举例

       4.5.1 一般的例子

       4.5.2 对不存在主机的ARP请求

       4.5.3 ARP高速缓存超时设置

       4.6 ARP代理

       4.7 免费ARP

       4.8 arp命令

       4.9 小结

       ç¬¬5ç«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5.1 引言

       5.2 RARP的分组格式

       5.3 RARP举例

       5.4 RARP服务器的设计

       5.4.1 作为用户进程的RARP服务器

       5.4.2 每个网络有多个RARP服务器

       5.5 小结

       ç¬¬6ç«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6.1 引言

       6.2 ICMP报文的类型

       6.3 ICMP地址掩码请求与应答

       6.4 ICMP时间戳请求与应答

       6.4.1 举例

       6.4.2 另一种方法

       6.5 ICMP端口不可达差错

       6.6 ICMP报文的4.4BSD处理

       6.7 小结

       ç¬¬7ç«  Ping程序

       7.1 引言

       7.2 Ping程序

       7.2.1 LAN输出

       7.2.2 WAN输出

       7.2.3 线路SLIP链接

       7.2.4 拨号SLIP链路

       7.3 IP记录路由选项

       7.3.1 通常的例子

       7.3.2 异常的输出

       7.4 IP时间戳选项

       7.5 小结

       ç¬¬8ç«  Traceroute程序

       8.1 引言

       8.2 Traceroute 程序的操作

       8.3 局域网输出

       8.4 广域网输出

       8.5 IP源站选路选项

       8.5.1 宽松的源站选路的traceroute

       ç¨‹åºç¤ºä¾‹

       8.5.2 严格的源站选路的traceroute

       ç¨‹åºç¤ºä¾‹

       8.5.3 宽松的源站选路traceroute程序

       çš„往返路由

       8.6 小结

       ç¬¬9ç«  IP选路

       9.1 引言

       9.2 选路的原理

       9.2.1 简单路由表

       9.2.2 初始化路由表

       9.2.3 较复杂的路由表

       9.2.4 没有到达目的地的路由

       9.3 ICMP主机与网络不可达差错

       9.4 转发或不转发

       9.5 ICMP重定向差错

       9.5.1 一个例子

       9.5.2 更多的细节

       9.6 ICMP路由器发现报文

       9.6.1 路由器操作

       9.6.2 主机操作

       9.6.3 实现

       9.7 小结

       ç¬¬ç«  动态选路协议

       .1 引言

       .2 动态选路

       .3 Unix选路守护程序

       .4 RIP:选路信息协议

       .4.1 报文格式

       .4.2 正常运行

       .4.3 度量

       .4.4 问题

       .4.5 举例

       .4.6 另一个例子

       .5 RIP版本

       .6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7 BGP:边界网关协议

       .8 CIDR:无类型域间选路

       .9 小结

       ç¬¬ç«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1 引言

       .2 UDP首部

       .3 UDP检验和

       .3.1 tcpdump输出

       .3.2 一些统计结果

       .4 一个简单的例子

       .5 IP分片

       .6 ICMP不可达差错(需要分片)

       .7 用Traceroute确定路径MTU

       .8 采用UDP的路径MTU发现

       .9 UDP和ARP之间的交互作用

       . 最大UDP数据报长度

       . ICMP源站抑制差错

       . UDP服务器的设计

       ..1 客户IP地址及端口号

       ..2 目标IP地址

       ..3 UDP输入队列

       ..4 限制本地IP地址

       ..5 限制远端IP地址

       ..6 每个端口有多个接收者

       . 小结

       ç¬¬ç«  广播和多播

       .1 引言

       .2 广播

       .2.1 受限的广播

       .2.2 指向网络的广播

       .2.3 指向子网的广播

       .2.4 指向所有子网的广播

       .3 广播的例子

       .4 多播

       .4.1 多播组地址

       .4.2 多播组地址到以太网地址的转换

       .4.3 FDDI和令牌环网络中的多播

       .5 小结

       ç¬¬ç«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

       .1 引言

       .2 IGMP报文

       .3 IGMP协议

       .3.1 加入一个多播组

       .3.2 IGMP报告和查询

       .3.3 实现细节

       .3.4 生存时间字段

       .3.5 所有主机组

       .4 一个例子

       .5 小结

       ç¬¬ç«  DNS:域名系统

       .1 引言

       .2 DNS基础

       .3 DNS的报文格式

       .3.1 DNS查询报文中的问题部分

       .3.2 DNS响应报文中的资源记录部分

       .4 一个简单的例子

       .5 指针查询

       .5.1 举例

       .5.2 主机名检查

       .6 资源记录

       .7 高速缓存

       .8 用UDP还是用TCP

       .9 另一个例子

       . 小结

       ç¬¬ç«  TFTP: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1 引言

       .2 协议

       .3 一个例子

       .4 安全性

       .5 小结

       ç¬¬ç«  BOOTP: 引导程序协议

       .1 引言

       .2 BOOTP的分组格式

       .3 一个例子

       .4 BOOTP服务器的设计

       .5 BOOTP穿越路由器

       .6 特定厂商信息

       .7 小结

       ç¬¬ç«  TCP:传输控制协议

       .1 引言

       .2 TCP的服务

       .3 TCP的首部

       .4 小结

       ç¬¬ç«  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1 引言

       .2 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2.1 tcpdump的输出

       .2.2 时间系列

       .2.3 建立连接协议

       .2.4 连接终止协议

       .2.5 正常的tcpdump输出

       .3 连接建立的超时

       .3.1 第一次超时时间

       .3.2 服务类型字段

       .4 最大报文段长度

       .5 TCP的半关闭

       .6 TCP的状态变迁图

       .6.1 2MSL等待状态

       .6.2 平静时间的概念

       .6.3 FIN_WAIT_2状态

       .7 复位报文段

       .7.1 到不存在的端口的连接请求

       .7.2 异常终止一个连接

       .7.3 检测半打开连接

       .8 同时打开

       .9 同时关闭

       . TCP选项

       . TCP服务器的设计

       ..1 TCP服务器端口号

       ..2 限定的本地IP地址

       ..3 限定的远端IP地址

       ..4 呼入连接请求队列

       . 小结

       ç¬¬ç«  TCP的交互数据流

       .1 引言

       .2 交互式输入

       .3 经受时延的确认

       .4 Nagle算法

       .4.1 关闭Nagle算法

       .4.2 一个例子

       .5 窗口大小通告

       .6 小结

       ç¬¬ç«  TCP的成块数据流

       .1 引言

       .2 正常数据流

       .3 滑动窗口

       .4 窗口大小

       .5 PUSH标志

       .6 慢启动

       .7 成块数据的吞吐量

       .7.1 带宽时延乘积

       .7.2 拥塞

       .8 紧急方式

       .9 小结

       ç¬¬ç«  TCP的超时与重传

       .1 引言

       .2 超时与重传的简单例子

       .3 往返时间测量

       .4 往返时间RTT的例子

       .4.1 往返时间RTT的测量

       .4.2 RTT估计器的计算

       .4.3 慢启动

       .5 拥塞举例

       .6 拥塞避免算法

       .7 快速重传与快速恢复算法

       .8 拥塞举例(续)

       .9 按每条路由进行度量

       . ICMP的差错

       . 重新分组

       . 小结

       ç¬¬ç«  TCP的坚持定时器

       .1 引言

       .2 一个例子

       .3 糊涂窗口综合症

       .4 小结

       ç¬¬ç«  TCP的保活定时器

       .1 引言

       .2 描述

       .3 保活举例

       .3.1 另一端崩溃

       .3.2 另一端崩溃并重新启动

       .3.3 另一端不可达

       .4 小结

       ç¬¬ç«  TCP的未来和性能

       .1 引言

       .2 路径MTU发现

       .2.1 一个例子

       .2.2 大分组还是小分组

       .3 长肥管道

       .4 窗口扩大选项

       .5 时间戳选项

       .6 PAWS:防止回绕的序号

       .7 T/TCP:为事务用的TCP扩展

       .8 TCP的性能

       .9 小结

       ç¬¬ç«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 引言

       .2 协议

       .3 管理信息结构

       .4 对象标识符

       .5 管理信息库介绍

       .6 实例标识

       .6.1 简单变量

       .6.2 表格

       .6.3 字典式排序

       .7 一些简单的例子

       .7.1 简单变量

       .7.2 get-next操作

       .7.3 表格的访问

       .8 管理信息库(ç»­)

       .8.1 system组

       .8.2 interface组

       .8.3 at组

       .8.4 ip组

       .8.5 icmp组

       .8.6 tcp组

       .9 其他一些例子

       .9.1 接口MTU

       .9.2 路由表

       . trap

       . ASN.1和BER

       . SNMPv

       . 小结

       ç¬¬ç«  Telnet和Rlogin:远程登录

       .1 引言

       .2 Rlogin协议

       .2.1 应用进程的启动

       .2.2 流量控制

       .2.3 客户的中断键

       .2.4 窗口大小的改变

       .2.5 服务器到客户的命令

       .2.6 客户到服务器的命令

       .2.7 客户的转义符

       .3 Rlogin的例子

       .3.1 初始的客户-服务器协议

       .3.2 客户中断键

       .4 Telnet协议

       .4.1 NVT ASCII

       .4.2 Telnet命令

       .4.3 选项协商

       .4.4 子选项协商

       .4.5 半双工、一次一字符、一次

       ä¸€è¡Œæˆ–行方式

       .4.6 同步信号

       .4.7 客户的转义符

       .5 Telnet举例

       .5.1 单字符方式

       .5.2 行方式

       .5.3 一次一行方式(准行方式)

       .5.4 行方式:客户中断键

       .6 小结

       ç¬¬ç«  FTP:文件传送协议

       .1 引言

       .2 FTP协议

       .2.1 数据表示

       .2.2 FTP命令

       .2.3 FTP应答

       .2.4 连接管理

       .3 FTP的例子

       .3.1 连接管理:临时数据端口

       .3.2 连接管理:默认数据端口

       .3.3 文本文件传输:NVT ASCII

       è¡¨ç¤ºè¿˜æ˜¯å›¾åƒè¡¨ç¤º

       .3.4 异常中止一个文件的传输:

       Telnet同步信号

       .3.5 匿名FTP

       .3.6 来自一个未知IP地址的匿名FTP

       .4 小结

       ç¬¬ç«  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1 引言

       .2 SMTP协议

       .2.1 简单例子

       .2.2 SMTP命令

       .2.3 信封、首部和正文

       .2.4 中继代理

       .2.5 NVT ASCII

       .2.6 重试间隔

       .3 SMTP的例子

       .3.1 MX记录:主机非直接连到

       Internet

       .3.2 MX记录:主机出故障

       .3.3 VRFY和EXPN命令

       .4 SMTP的未来

       .4.1 信封的变化:扩充的SMTP

       .4.2 首部变化:非ASCII字符

       .4.3 正文变化:通用Internet邮件

       æ‰©å……

       .5 小结

       ç¬¬ç«  网络文件系统

       .1 引言

       .2 Sun远程过程调用

       .3 XDR:外部数据表示

       .4 端口映射器

       .5 NFS协议

       .5.1 文件句柄

       .5.2 安装协议

       .5.3 NFS过程

       .5.4 UDP还是TCP

       .5.5 TCP上的NFS

       .6 NFS实例

       .6.1 简单的例子:读一个文件

       .6.2 简单的例子:创建一个目录

       .6.3 无状态

       .6.4 例子:服务器崩溃

       .6.5 等幂过程

       .7 第3版的NFS

       .8 小结

       ç¬¬ç«  其他的TCP/IP应用程序

       .1 引言

       .2 Finger协议

       .3 Whois协议

       .4 Archie、WAIS、Gopher、Veronica

       å’ŒWWW

       .4.1 Archie

       .4.2 WAIS

       .4.3 Gopher

       .4.4 Veronica

       .4.5 万维网WWW

       .5 X窗口系统

       .5.1 Xscope程序

       .5.2 LBX: 低带宽X

       .6 小结

       é™„录A tcpdump程序

       é™„录B 计算机时钟

       é™„录C sock程序

       é™„录D 部分习题的解答

       é™„录E 配置选项

       é™„录F 可以免费获得的源代码

       å‚考文献

       ç¼©ç•¥è¯­

linux内核源码:网络通信简介——网络拥塞控制之BBR算法

       从网络诞生至十年前,TCP拥塞控制采用的经典算法如reno、new-reno、bic、cubic等,在低带宽有线网络中运行了几十年。然而,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以及无线网络通信的普及,这些传统算法开始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根本原因是,传统拥塞控制算法将丢包/错包等同于网络拥塞。这一认知上的缺陷导致了算法在面对新环境时的不适应性。BBR算法的出现,旨在解决这一问题。BBR通过以下方式控制拥塞:

       1. 确保源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不超过瓶颈链路的带宽,避免长时间排队造成拥塞。

       2. 设定BDP(往返延迟带宽积)的上限,即源端发送的待确认在途数据包(inflight)不超过BDP,换句话说,双向链路中数据包总和不超过RTT(往返延迟)与BtlBW(瓶颈带宽)的乘积。

       BBR算法需要两个关键变量:RTT(RTprop:往返传播延迟时间)和BtlBW(瓶颈带宽),并需要精确测量这两个变量的值。

       1. RTT的定义为源端从发送数据到收到ACK的耗时,即数据包一来一回的时间总和。在应用受限阶段测量是最合适的。

       2. BtlBW的测量则在带宽受限阶段进行,通过多次测量交付速率,将近期的最大交付速率作为BtlBW。测量的时间窗口通常在6-个RTT之间,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概念基础上,BBR算法实现了从初始启动、排水、探测带宽到探测RTT的四个阶段,以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网络通信。

       通信双方在节点中,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进行交互。BBR算法通过接收ACK包时更新RTT、部分包更新BtlBW,以及发送数据包时判断inflight数据量是否超过BDP,通过一系列动作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

       在具体的实现上,BBR算法的源码位于net\ipv4\tcp_bbr.c文件中(以Linux 4.9源码为例)。关键函数包括估算带宽的bbr_update_bw、设置pacing_rate来控制发送速度的bbr_set_pacing_rate以及更新最小的RTT的bbr_update_min_rtt等。

       总的来说,BBR算法不再依赖丢包判断,也不采用传统的AIMD线性增乘性减策略维护拥塞窗口。而是通过采样估计网络链路拓扑情况,极大带宽和极小延时,以及使用发送窗口来优化数据传输效率。同时,引入Pacing Rate限制数据发送速率,与cwnd配合使用,有效降低数据冲击。

RTT笔记-fal

        该笔记类别主要是在自己学习时做的一些记录,方便自己很久不用忘掉时进行快速回忆

        然后导入头文件地址

        在rtconfig.h文件中添加宏定义

        根据在移植文件中定义的存储空间名字来分区,例如在fal_flash_stml1_port.c中定义了

        则在fla_cfg.h中可用如下划分区域

        注意的是头文件中必须使用宏(FAL_PART_HAS_TABLE_CFG),才会使用这里定义的分区方式

        输出结果:

        先读取3个寄存器,然后写入新数据1,2,3,再次读取显示出来。串口打印结果在第一次读取时输出为零,在擦除写入后读取出来便是数据1,2,3. 复位模块后第一次读取出的数据也为1,2,3. 表示掉电保存成功了。

        失败返回NULL

        led:分区表长度

        FAL 初始化时会自动装载默认分区表。使用该设置将临时修改分区表,重启后会 丢失 该设置

        返回实际读取大小

        该函数可以根据指定的分区名称,创建对应的块设备,以便于在指定的分区上挂载文件系统

        该函数可以根据指定的分区名称,创建对应的 MTD Nor Flash 设备,以便于在指定的分区上挂载文件系统

        该函数可以根据指定的分区名称,创建对应的字符设备,以便于通过 deivice 接口或 devfs 接口操作分区,开启了 POSIX 后,还可以通过 oepn/read/write 函数操作分区

        使用一节中提到的samples\porting目下便是移植需要修改的文件,例如源码只提供了fal_flash_sfud_port.c和fal_flash_stmf2_port.c两个文件,我想在芯片stmL上使用它的eeprom,则自己新建立一个文件,实现初始化、读、写、擦即可,最后在同目录下的fal_cfg.h中进行分区,就想下面这样

        fal_flash_stml1_port.c

        同理无论任何存储,只需要实现对于接口后,上层使用便没有任何区别

        /RT-Thread-packages/fal

如何在项目中使用RTOS分析工具SystemView?

       在RTOS应用设计中,开发者往往难以直接观察到多任务系统运行时的实时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不仅受源代码影响,还与任务、中断、输入及其相互作用紧密相关。为解决这一问题,可视化分析工具如SEGGER公司的SystemView应运而生。SystemView提供全面洞察,通过时间轴、CPU负载、运行时间信息和上下文运行时信息的可视化窗口,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应用的执行过程。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egger J-Link和NXP LPC开发板,实现SystemView的移植与使用,以FreeRTOS .3.0版本为例。SystemView支持多种RTOS系统,包括uC/OS-II、μC/OS-III、FreeRTOS、embOS和裸机系统。

       SystemView工作模式包括持续记录、Single-Shot和Post-Mortem模式。持续记录模式通过J-Link调试器和实时传输技术(RTT)实现,实时记录目标程序运行情况。Single-Shot模式适用于不支持RTT或未使用J-Link的情况,记录数据直至缓冲区满为止。Post-Mortem模式在缓冲区满时覆盖旧事件,用于分析系统崩溃前的情况。

       为了在目标设备上使用SystemView,首先需要在应用工程中添加SystemView和RTT的源码文件。这包括配置文件、实现源码和针对不同OS及版本的接口文件。配置FreeRTOS跟踪功能,通过编译宏在FreeRTOSConfig.h中包含SystemView相关代码。此外,还需设置SystemView工作模式、事件缓存大小,并在任务创建前调用初始化函数。

       在PC端,安装和设置SystemView软件。通过Target->Recorder Configuration选项配置目标设置、调试接口类型和接口速度。选择Auto检测RTT控制块地址。点击Target->Start Recording开始跟踪记录。在持续记录模式下,跟踪视图显示RTOS应用中的中断和任务,直观展示任务抢占过程,有助于开发者优化代码。

       借助SystemView,开发者能更直观地理解RTOS应用的实时行为,有效提升代码质量,创造更高性能的系统。

更多内容请点击【知识】专栏

精彩资讯